关于这个词看过《水浒传》这本名著的应该都知道“洒家”是书中一位名为鲁智深的人物很喜爱的一种自称方式。但是这本书中并没有关于这个词的详细解释,看的时候也搞得我们一头雾水。所以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解开这个词的秘密吧!

简要回答

是宋元时代北方口语。类似现代的“俺”、“咱”等,宋代含义中有粗鄙的意思,同时也是因有洒为厮杀汉的意思。

详细内容

  • 01

    上述解释都没有切实把握“洒家”之“洒”的语源。明杨慎在《古音猎要》中曾有比较正确的考释,指出“余”字《说文》“舍省声”,舍与蛇音近。五代宋初人自称“沙家”即“余家”之近声,杨慎《古音余》六麻“悇”字条下也说“余有茶音”,又在《转注古音略》卷二中说:“余,音蛇,人姓……今俗书作佘”。近人章太炎所撰《新方言》也持此说,在《释言》篇中云:“明朝北方人自称洒家,洒即余也。余从舍声,古音如舒,舍转书野切,故余亦转为书野切。”杨、章二家关于“洒家”之“洒”即“余”之中古音的卓越见解,未为《辞海》《辞源》二修订本吸收采用。

  • 02

    余字上古属定母。杨慎所谓“禅遮切”,章太炎所谓“书野切”,则是他们分别拟测的中古音。《说文》收以“余”为声符的字共二十一个,其中有十一个至今在吴方言中仍保留了“定”母的读音(普通话声母转为),它们是:余阝、荼,捈、悇说作悆,涂,马余,稌、嵞、筡、酴。另十个字声母有不同变异。同一声符系统的不同的宇,或用一个字在不同方言中,可以处于字音变异的不同阶段。

  • 03

    洒是厮杀汉。——《永乐大典》引《张协状元》,所以在古典名著《水浒传》中多有人以此自称。家为特指人群,洒家则是特指以厮杀为职业的集群。在中国传统用于中,家为敬称,在自用称谓中则有标识身份的意思。如贵妇丧偶后会自称“哀家”,宦官官职达到少监以上可以自称“咱(za发音:杂)家”,豪强有威望者可自称“某家”。有特定阶级称谓者则以其特指称谓进行自称,如有爵位王侯者可以自称“本王”、“本座”、“本侯”,文官可称“本官”(PS:武官不可称本官,所以武官中地位低下者可称某,中等身为可称洒。)。